黛眉山景区

黛眉山景区位于河南省洛阳新安县境内,现为世界地质公园,国家AAAA级景区,距洛阳100公里,郑州200公里。景区规划面积75平方公里,森林覆盖率95%以上,最高海拔1346.6米,是国内唯一被黄河三面环绕的原始生态旅游景区。

黛眉山是由中原独有的云顶花园、北国第一高山草甸、巧夺天工的地质画廊、浩荡壮美的黄河大观四大景观区组成,各类景点达100余处,”景从身边过、人在画中游”是景区最突出的旅游特色与体验。

独具特色的景观、丰富多样的资源,使其成为集观光摄影、户外休闲、度假养生于一体的综合景区。

黛眉山历史悠久、文化厚重,三千年的商汤故事源远流长,自古以来这里就是人们游山乐水、登高祈福的历史文化名山。

基本信息

  • 著名景点黄河大观
  • 景区规划面积75平方公里
  • 森林覆盖率95%以上
  • 官方电话0379-65082116
目录1黛眉文化2地理环境3旅游资源4主要景点5八大未解之谜6主要特产7旅游信息

折叠编辑本段黛眉文化

折叠黛眉传说

夏朝君王夏桀执政末期,暴虐无道、民不聊生。汤王时任夏朝一诸侯,目睹时局混乱、无力回天而忧叹终日。黛眉多次劝说汤王,以天下为己任,招贤纳士、习兵修武,救天下黎民于水火。皆因汤王力量薄弱、信心不足而搁置。黛眉约见商相伊尹,深析时局、据理力争,合力说服汤王。

汤王遂招兵买马、招贤纳士、习兵重武。公元前1600年,商的军队占领了夏朝的首都(洛阳地区),夏王朝灭亡,商汤建立了商王朝。商汤在3000诸侯的拥立下称王。他从残暴的夏桀身上吸取教训。

一心为老百姓做好事,赶走阿谀奉承的歼臣,重用忠心为国的大臣,商汤这一系列的举动深受各地诸侯的称颂,商朝日益兴旺。

公元前1597年,天下大旱,河南、山西、安徽一带,寸草不生、颗粒不保,且瘟疫横行。黛眉主张”奔赴重灾区,救万民于水火”获准后,黛眉王后跋山涉水、翻山越岭,只身来到黄河南岸重灾区,登临通天高山(后称:黛眉山),栉风沐雨、风餐露宿,为百姓祈雨、求福、问道、采药,悬壶济世、普济众生。

经过8年的努力,中原地区风调雨顺、五谷丰登,百姓安居乐业。

远在王宫的汤王,听闻黛眉的大爱、大德的壮举后,深受感动,带领文武百官,驱驾黛眉山,亲迎黛眉王后回宫。在日夜兼程的到达黛眉山后,汤王表达了日夜思念之情,恳请黛眉回宫,黛眉决意与天下黎民在一起,并劝说汤王要胸怀天下,不要儿女情长(这一依依惜别的情景,在黛眉山有多处印证)。

第二天,黛眉王后仙逝。汤王悲不自胜、痛不欲生。为了感念黛眉的恩德,颁旨为黛眉王后修建圣母庙,并把她修行成仙的这座通天高山,命名为”黛眉山”。

这段美丽的历史传说每年都吸引着海内外千万香客来此顶礼膜拜。

据西汉《列女传》记载:黛眉王后,传为垣曲英言乡白鹅村人,姓范名小娥,嫁商汤王为后。汤王得天下就遇到七年大旱。小娥便毅然上黛眉山去修行,为百姓祈福降雨人间。

至今山上还有黛眉庙仙人桥和黛眉娘娘梳妆台等遗迹。山下有黛眉娘娘回娘家探亲和从娘家返回时停息的黛眉娘娘行宫。每年农历三月十五回娘家探亲和六月六从娘家返回时,黄河北岸与黄河南岸都有众多的香客和范氏后裔鸣锣奏乐,竞相接送。代代相传,已成定俗,至今还在沿袭着。

每年农历六月六又是黛眉娘娘寿辰吉日,方圆数百里的人们前来进香朝贺,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庙会。这个庙会,世代相传,不断扩大,成了偏僻山区物资、文化交流的集散地和中心区,对发展和繁荣山区的经济和文化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。

折叠黛眉诗颂

《黛眉山赋》清 黛眉樵客

惟大河之悠悠兮,迸昆仑而东驰。遇黛眉之陂陀兮,激浊浪入苍穹。山峦崔嵬兮,叠嶂隐天。古木蓊郁兮,林深幽眇。鸟道复羊肠兮,摩空盘曲。一夫之当关兮,万夫退避。十八盘之嵯峨兮,雄关奇崛。高崖之云举兮,百峰鼎峙。其顶之难攀兮,其巅难蹑。俯瞰之三河西,垄断三省。中原之锁钥兮,天下喉噤。

涉幽林之穷谷兮,效猿猱之矫便。睹危崖之峥嵘兮,叹蜀道之艰难。跃流溪之飞泉矣,瞩仙窟之奇观。苍苔掩影古庙兮,参圣母之香泉

遇仙山之羽派兮,作扣手之雅谈。登极目之阁兮,荡胸而生云。舒目四望兮,苍莽而旷怡。黄河滚滚兮,近俯若带。崤函嵩高兮,远列如眉。荆紫之孤峰兮,形色葱茏。东西之二都兮,清冥蒙瞳。河东之三晋兮,城邑宿列。太行连王屋兮,平衍坛台。浮云气餐兮,岚光如黛。沆瀣(xie)潜虬(qiu)兮。霏霞叆(ai)叇(dai)。把酒临风兮,逸客开怀。寻圣母之遗踪兮,揽唇楼于东海。

黛眉藏天地之阴阳兮,容风雨之雷电。实六合之中枢兮,含万物之机关。乐之则淡云灵雨兮,霈霈油油。怒之则厉雹如风兮,鬼惊神愁。

居此名山兮,敬山之魂。灵钟秀毓(yu)兮,广生贤人。文章名世兮,功业匡时。来游贤哲兮,流寓英奇。闰门贤淑兮,巾帼须眉。风流辉映兮,箤于黛眉。

余尝仗策载履兮,周游于天下。卜宅于黛眉之隩(ao)兮,结庐于河之阳。尽览斯山之胜迹兮,长乐而未央。黛眉集名山之秀兮,作余之故乡。

眺嵋山晴岚

清 马生羽

山山山色色氤氲,更见南山最出群。

麓足压湾星宿水,峰头插破楚天云。

晴光隐约呈春意,岚气依微带夕曛。

万古高深资尊丽,愿将此寿祝仁君。

黛嵋晴岚

清 王今远

欲把烟岚拟黛眉,恐和眉黛不相宜。

谁知一雨新晴后,恰似张郎画眉时。

折叠编辑本段地理环境

黛眉山景区位于秦岭与太行山的过渡地带、小浪底水库上游南岸的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北部,规划面积约75平方公里。黛眉山景区的红岩嶂谷交错层理波痕沉积、泥裂构造、崩塌地貌、碧水峡湾等地质遗迹,反映了华北陆块8-12亿年之间的沧桑巨变,再现了古海洋潮涨潮落、山崩地裂的壮观场面,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。

北临母亲河万里黄河与山西垣曲相望,西隔金陵涧水荆紫山为界,南群岭诸峰远眺崤山。

主峰海拔1346.6米。

折叠编辑本段旅游资源

它四壁如削,奇崖怪石,千姿百态;或如危塔,或如城阙,或如楼阁,或成坛台,连绵不断,鬼斧神工,有相对高度差别不大的16座山峰,依次为梳妆台、南天门、造钟峰、望乡峰、月老峰、抱犊峰、凤凰岭燕子峰、金坛峰、睡仙峰、息壤峰、千佛山万佛山、大独立峰、小独立峰、将军寨,多呈丽姿、峭壁万仞,峰上峭石林立,攀路艰难,林繁藤茂,山顶却开阔平坦,林木茂密,花卉丛生,系一天然草原,颇具欧洲风格。

群山伏地、白云缭绕,特殊的气候条件,经常使黛眉山顶万壑生岚,烟雾生腾聚成云海,犹如洪破涌起,巨浪翻滚,深邃莫测,浩瀚无际,黛眉诸峰在云海出没,飘忽不定,犹如仙女琼阁,海市蜃楼,每当凤凰岭浮现云头之际,像大鹏展翅,翱翔在茫茫沧海上空,令人惊叹不已,黛眉山黄河岸边之仙山,登此山如身在画中行,神在仙境游。

折叠

中国游客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