蜀绣是中国的传统工艺,与苏绣、湘绣、粤绣齐名,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。集中于四川成都,产于四川成都、绵阳等地,在晋代被称蜀中之宝。蜀绣以软缎和彩丝为主要原料,针法包括12大类共122种,充分发挥了手绣的特长,形成了具有浓厚的地方风格。

蜀中之宝,蜀绣绣艺绝天下

“芙蓉城三月雨纷纷,四月绣花针,羽毛扇遥指千军阵,锦缎裁几寸……”《蜀绣》是李宇春为推广家乡四川的蜀绣文化特意演唱,歌词是由四川老乡、80后代表作家郭敬明所写,极具中国情、成都风。

蜀绣即以四川成都为中心的刺绣品总称。其产地主要集中于成都、重庆、温江、郫县等地。蜀绣具有悠久的历史,与蜀锦一起被称为“蜀中之宝”,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,距今已有近三千年的历史,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兴盛于汉唐,作为国粹上贡宫廷。

蜀绣以软缎、彩丝为主要原料,绣品以本地织造的红绿等色缎和地产重要散线为原料。其绣刺技法甚为独特,至少有100种以上精巧的针法绣技,如五彩缤纷的衣锦纹满绣、绣画合一的线条绣、精巧细腻的双面绣和晕针、纱针、点针、复盖针等都是十分独特而精湛的技法。据统计,蜀绣针法有12大类,130余种之多,是四大名绣之最丰富者,而70余道衣锦线更是蜀绣所独具。任何一件蜀绣都淋漓地展示了这些独到的技艺,因此人们把蜀绣的艺术风格概括为“严谨细腻的针法,淡雅清秀的色彩,优美流畅的线条,中国水墨画的格调”。

当今绣品中,既有巨幅条屏,也有袖珍小件;既有高精欣赏名品,也有普通日用消费品。比如北京人民大会堂四川厅的巨幅“芙蓉鲤鱼”座屏和蜀绣名品“蜀宫乐女演乐图”挂屏、 双面异色的“水草鲤鱼”座屏、“大小熊猫”座屏,就是蜀绣中的代表作。

中国游客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