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游客网讯(记者冉静、黄亚文、吴何珍摄影报道) 为贯彻落实围绕“四新”主攻“四化”精神赓续红色文化基因,有效发挥文学文艺事业,助力乡村振兴及贵州省毕节九洞天旅游景区旅游产业提质上挡,深挖资源禀赋,固化建设成果,3月12日至13日,贵州省散文学会会长秦连渝,常务副会长伍秋明带领30多名会员前往与贵州毕节市九洞天风景胜区管理局联合开展“重走长征路、探秘九洞天,感悟新生活,书写新华章”采风考察及宣传活动。

贵州毕节市九洞天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局长彭雄,副局长尚跃康,贵州九洞天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尹伟也参加了这次活动。
九洞天景区位于贵州毕节市大方、纳雍两县交界的六冲河流域,由9个天然巨大的天窗组成,“九洞天”由此得名。它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,亨有中国岩溶百科全书“喀斯特地质博物馆”等美誉。到九洞天,有种上天入地的感觉,乘船进入洞中,天空时隐时现“金蟾望月、白鹤迎宾、嫦娥奔月”的奇石景观;有“南天重门人间去,通天暗河不自来”的通天洞。沿着弯曲的栈道步行,犹如在月宫闲庭漫步。


“九洞天洞内景色峻、险、奇,洞外樱桃花大片绽放,相当吸引人,等待樱桃成熟时再带家人来。”采风团成员徐妮这样对记者说道。
接着,采风团成员又来到枪杆岩红色文化教育基地,听取介绍红九军团转战休整的历史。大方县红九军团猫场战斗纪念园,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。讲解员用生动活泼、接地气的语言讲解先烈们虽然壮志未酬,未能亲眼看到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冉冉升起,但他们为革命而洒下的热血,将永远浇灌着中华民族解放胜利的鲜花。

“参与这次活动,可以更好地走进历史触摸历史、感悟历史和铭记历史,我们如今的幸福都是革命先烈们用他们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。”采风团的成员陈帆是这样说的。与此同时,他感叹,红色政权来之易、新中国来之不易,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来之不易。
责任编辑:黄亚文 冉静